新闻资讯 news真实、正向、传递价值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家具知识

涨知识:古人书房布置的九大标准,你知道吗?

作者:质尊家具 来源:质尊官网 日期:2019-08-21

  书房对于文人来说,是一个非常特殊且重要的存在,尤其在汉族文化的一个巅峰年代——明代,明代文人的书房叫书斋。
  
  与房相比,“斋”一字,也许更有了一些出世的意味。
  
  明朝《遵生八笺》上说:“知恬逸自足者,为得安乐本,审居室安处者,为得安乐窝。”
  
  下面是明朝人书房的九大标准,想要捯饬一个古典优雅舒适的书房可以参考一下!
  
  质尊家具品牌
  
  1、不宜太宽敞
  
  “室雅何须大?”明代文人认为书房宜明朗、清净,可调丝竹,阅金经即可,不宜太宽敞。
  
  古人认为,明净则可以使心舒畅,神气清爽,屋大则伤目力,尤其是书房这种,可以容身读书则为满足。
  
  原想着乾隆的书房《三希堂》才8平方米是否太小了,现在终于明白原来书房不宜太大。
  
  2、养鱼

      质尊家具
  
  一般在靠窗部位设一盆池,养锦鲤五七条,以观其自然的生机与活泼。
  
  一方面是赏玩之乐,一方面则是大志所托,金麟岂是池中物,一遇风云便化龙。
  
  对于古代文人来说,谁不是都在等那个风云际会的机会呢?
  
  3、有植物花草
  
  书房最是养性之所,而养性又必有花草。
  
  如兰如菊,如松柏,如剑兰,皆是君子寄托情怀之植物。
  
  古人讲,入香兰之室,则久而受其香,在于美好植物相处的过程中,人的内心也会发生改变。
  
  4、床凳
  
  书房尚简,因为书房中多是小床一张,下设小凳,清心寡欲。
  
  5、床头边放小几一张

       
  
  上放古铜花尊或者哥窑定瓶一只,有花的时候将瓶里插满鲜花以收集香气,平时则将蒲石放在上面以收集清晨的露水,使眼目清爽。
  
  或者放鼎炉一个,用来焚烧印篆或燃香,冬天放暖砚炉一个。
  
  6、书桌与文房四宝
  
  “文房”之名,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,专指文人书房而言,以笔、墨、纸、砚为文房所使用,被人们誉为“文房四宝”。
  
  书斋中设长桌一张,再配上文房四宝,基本陈设也就差不多了。
  
  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,还有笔筒、笔架、墨床、墨盒、臂搁、笔洗、书镇、水丞、水勺、砚滴、砚匣、印泥、印盒、裁刀、图章、卷筒等等,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。
  
  1、笔格

       
  
  架笔之用,也叫笔山、笔架。
  
  2、笔床
  
  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,有瓷、翡翠、紫檀、乌木等多种。
  
  3、笔屏
  
  插笔与袖珍小屏风合体的专用文房用品。

       
  
  有多种造型和多种材料,一直沿用至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并且较为普极。
  
  4、笔筒
  
  放置毛笔器物,各种材料,各种形状都有。
  
  5、笔船
  
  用于横放毛笔,以木、牙、铜、玉质材料制作,多作长方形,口沿外撇,内设笔搁。
  
  6、笔掭
  
  伺候毛笔的文玩,测墨的浓淡。
  
  7、水中丞
  
  就是指水盂,是置于书案上的贮水器,有多种造型和多种材料。
  
  8、水注
  
  原名砚滴,滴水磨墨之用。
  
  明宣德年间,受阿拉伯人影响,曾烧造出的较大的青花水壶瓷器,常用于净手或浇花。
  
  9、书匣
  
  用于存放书、书札、柬帖的小盒子。
  
  10、印色池
  
  就是用其蓄藏印泥器物,多为瓷器和漆器。
  
  11、镇纸
  
  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,多为长方条形。
  
  12、裁刀
  
  用于裁纸,主要有金属刀、竹刀和象牙刀。
  
  13、剑
  
  佩剑代表君子之风度,书房挂剑,文武双全。
  
  7、座椅
  
  在座椅摆放上,一般是一把禅椅(或官帽椅)居中,六把笋凳两侧,或者加上拂尘、如意、搔背(搔痒用)等。
  
  8、文玩书画
  
  墙壁上挂古琴一把,中间方长条木几一张。

       
  
  墙上挂画一幅,书室中只有两类画可以挂:山水为上,花木次之。
  
  或者挂用来供奉的名画、云霞之中的山水、神像、佛像也可以。
  
  木几旁放炉一,花瓶一,匙箸瓶(即筷筒)一,香盒一,这四样东西的种类、档次有着很大的差别,仅凭博学高雅的人自己选择。
  
  9、书架
  
  书斋右边设一书架,书架上陈列《周易古占》、《诗经旁注》、《离骚》、《左传》、《百家唐诗》、《三才广记》等书。其他闲散方面则可排列《草堂诗余》、《正续花间集》、《历代词府》、《中兴诗选》等需要长期阅读的。

      
  
  画卷方面,则可收集旧时作者的山水画、人物画、花鸟画,或者名人贤士的墨迹各若干幅,用来充实书架。
  
  如果没有什么事扰乱心神,应该经常独坐于书斋之中,或对日吟诵,或秉烛夜读,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,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。

       
  
  明代文人的书房,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中一种尚简的思想,一种清雅而不清高的态度,其根源在于中国士子文化中“出世”的一面。
  
  在兼具着读书习礼,处理事务之外,书房对于明代文人来说,更是一种心灵的归宿。